当前位置:人才测评首页>>新闻中心

胜任力模型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可能困难
文章来源:人才测评网          发布时间:2010-10-28 21:34:13


  胜任力模型,也叫素质模型。素质模型的建立,有一个很重要的潜在前提,就是必须建立在对职位有清晰要求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一个对职位的清晰界定,要做胜任力模型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从HR实践的角度来看,做到“对职位的清晰界定”并不很容易,可是如果缺乏对职位清晰的界定,要想把公司的素质模型建立起来,笔者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太小。因此,应用基础的第一条,就是在公司内部建立起清晰的职位描述体系。


  某人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公司新产品上市应该怎么办?有些人回答说要先从战略上去看这个产品该不该推。而一个企业的战略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一定是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来决定战略。这个时候做HR的人给老板提供的思考,或者说HR给领导提供的支持在于,当公司推出一个战略或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要去看公司有没有这样的人力资源。所以在听到此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先看这个产品的特点要求你具备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公司有没有,或者能不能培养出来;第二就是市场上能不能找到。如果这两点都不能满足,HR就应该给公司提出来,这个战略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实际上却无法操作。这就是HR的价值。
  应用素质模型的第二个基础,就是HR管理者的专业化程度。我很赞同许多人讲的,做HR的人一定要懂业务。笔者目前自己也带一个团队,对于新来的同事,总是要安排时间,让他们到业务岗位上锻炼一段时间,不要求他们精通业务,而是让他们对业务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让他们知道业务人员用什么样的术语对话?用什么样的方式思考问题?然后再考虑HR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这就是从价值导向到客户导向。这个时候对我们做HR的来讲,内部的业务部门就是我们的客户,他们希望我们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就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

  其次,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咨询项目,自己做的也好,跟外面的合作也好,个人的体会是很多公司存在这样的问题,咨询公司来了,帮你做了一套看起来非常好看的方案,当他们离去的时候你发现他们留下的只是一堆文档。作为企业来讲,如果我们缺少专业化的人员实施下去,即使咨询公司帮我们实施完之后,我们自己还是没有能力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地实施、提炼和升级。所以,如果没有专业化的HR管理团队,要做胜任力模型个人认为难度非常大。
  应用基础的第三点是公司战略文化和价值观是否清晰、一致的问题。如果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不清晰,你会发现,它做胜任力模型的时候是困难重重的,至少对我们做HR的同事来讲,如果对公司的价值观没有清晰思路的话,不建议大家在这个时候做。为什么?作为HR,你要承担把一个公司的文化建立起来的任务,实在太难了。
  关于胜任力模型应用基础的第四点是,要有科学和客观的绩效体系。在做胜任力模型的时候,有一个常用的方法,叫“BEI”,即关键事件访谈法。这个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与公司里被定义为优秀的、绩效好的或者说成功的员工进行访谈,对他们的典型行为特征进行概括。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的话,我们怎么界定什么样的员工是优秀的员工?如果缺乏一套客观的,或者说在公司里被普遍认可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素质模型,得到大家广泛认同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除评价体系外,还有一个就是科学的测评手段。如果在一个场合让大家填写问卷,只有样本量的足够,才有可能保证测评结果的客观性。企业在做测评的时候,非常重要而且普遍使用的工具就是360度测评。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只有四个人去评价一个人时,当四个人里面有一个人的评价出现很大偏差时,总的结果可想而知。而如果广发问卷,谁都去给别人测评,一是会导致工作量呈几何级数增加,二是导致很多不相关的人也进行了评价,同样不客观。因此,在企业内部做素质能力模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考虑如何让样本量能支持客观的结果,或者是否还有更科学、更有效的测评手段,这都是事关模型应用方面很重要的问题。
  因此,在上述五方面如果没有打好基础的话,直接做胜任力模型还为时过早。
  素质模型在应用中会遇到几个难点问题。
  第一是前面讲到的基础问题,就是在公司内应用的时候,条件是不是成熟,这是很现实的。有没有一个职位体系,有没有绩效体系,有没有好的培训体系,还有测评的体系,手段成熟不成熟,如果不成熟你硬要上这个模型,结果就是事倍功半,甚至可能连半都达不到,白费周折。
  第二是管理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平衡问题。老板投资的时候,一定要看这个东西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比如说,我们公司总部的管理机构有一百多,我们即使挑二十到三十个岗位做素质模型,抓得再紧也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而且是全身心地投入这件事情,当然还需要咨询公司,还不包括后面的实施和应用,还有反馈,这是巨大的投入,而这个投入之后,我们是否能得到老板想要的效果?就拿BEI来说,要想得到准确的分析数据,使用这种方法,对于一个员工的访谈至少要二到四个小时,这里还会受到访谈对象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影响,他能不能条理化地表达出来。如果你想做二三十个岗位,一个岗位四个小时的话,光访谈部分可能就需要一百多小时,而后续的分析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管理成本。公司是不是有足够的力量支持我们去做这个事情?更重要的是投入了管理成本以后,是否能够得到较理想的收益。老板看的不是报告,报告有它自身的价值,但老板更关心的是结果,老板要看到数字,要看到量化的分析。而作为HR,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者觉得自己的公司是不是有基础能让我们把这个事情做起来,这是可能遇到的第二个难点的问题。
  第三点,在做素质模型的时候怎么样使它成为正向的工具而不是负向的东西。不要让大家觉得,引入素质模型就变成了人力资源部选人的手段,成了老板把赤裸裸的“喜欢谁就是谁”,通过貌似科学的工具来实现的一个改头换面的东西。如果是这样,它就变成了负向的东西。对HR来说,在运用的过程当中,要考虑员工为什么会接受,要帮助他们看到正向的东西,大家才会配合你。
  第四个在应用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的难点问题是,外部的咨询顾问所能提供的专业的支持力度。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不愿意外面没有经验的顾问拿我们当实验品,成为他们成长的阶梯。
  从宏观上看,无论是做素质模型,还是在人力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两个难点,第一个,在没有得到企业的运营结果之前,我们如何去定义成功?做素质模型一个很潜在的东西,就是假设这个企业是成功的。倘若是失败的企业,得出来结论就会是失败的企业有什么样的素质和特征。我们需要得到的是成功企业的案例,而一个新的企业,一个转型期的企业,或者一个战略调整的企业,怎么样定义成功,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样是成功,你做素质模型有意义吗?不能说没有,风险太大。作为HR,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激进地去做,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个很策略的事情,这是应用中的第一个难点。
  第二个难点,我们要想,定义成功来自于什么?来自于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扪心自问,我们这些做HR的,有多少人对企业的战略、对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决定力?现在总说HR应该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而绝大多数企业的HR还不是企业的战略伙伴。为什么?成为战略伙伴,并不是说你是副总裁,就是企业的战略伙伴,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给企业带来战略角度的价值。什么叫战略角度的价值?比如说我们国有企业,在讲其负担重不重的时候,这个负担重是什么?我个人的判断是显性人员,离退休人员,下岗人员,但是这些调整以后,已经变成隐性冗员了。什么是隐性冗员?素质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的人。但是这些人并不是很容易就能解除合同或者调整岗位的。结果怎样,给企业带来的就是效率的低下,这个东西能看出来吗?可以,看人均的创收和创利,不是跟微软比,不是跟IBM比,跟联想比,而是跟你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比。其实大家想想,我们企业的竞争不是跟微软和IBM的竞争,是跟我们同行业的对手比,如果你是区域内的公司你就跟本区域的公司比,你跟在这个领域里的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比。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做HR的战略价值是什么,告诉领导,我们现有的人力资源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用数据去告诉他,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个数据来自于什么地方?至少素质模型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公司决策层的战略合作伙伴,才有可能让HR体系成为一个公司战略发展中重要的支持性的战略,才有可能让HR从业人员成为这个公司领导离不开的合作伙伴。

文章来源:人才测评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irstt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