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才测评首页>>新闻中心

胜任力模型在党政领导人才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文章来源:人才测评网          发布时间:2010-10-29 21:43:29


  胜任力模型,又叫资质模型,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与使用机制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提高领导人才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党政领导人才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执政能力决定执政地位。因此,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政领导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为契机,探索新形势下提高党政领导人才执政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的概念及其作用
  胜任力,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著名的组织行为专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①教授提出的。所谓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任何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体特质②。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的总和③。公认的胜任力基本模型,是由美国学者Spencer and Spencer提出的冰山模型④。该模型认为,胜任力存在于五大领域: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与动机。其中,浮在“水面上”的知识与技能属于表层的、外显的要素,是“力”的资源,易于发现与评价;而沉在“水面下”的其他要素属于“心”的资源,较难发现和测量,但却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⑤。此模型一经提出,随即风靡西方企业界和学术界。人力资源管理向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员工的胜任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竞争优势的来源。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已被企业界视为跻身商海、竞争取胜的战略性武器。
  与传统的人事测评相比,基于人才胜任力的人事测评,具有更强的工作绩效预测性,可以更为科学、客观地测评人才的素质尤其是职业倾向,更有效地为人才选拔、培训、考核、职位调整,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奖励、薪酬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国内外研究实践表明,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与使用机制的根本前提:(1)以绩效优异人员的特征和行为定义工作岗位的职责内容和绩效标准,有利于建立能上能下机制; (2)开发能力素质测评工具,有利于识别人才、选准人才;(3)掌握什么级别、什么岗位、什么类别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确定科学客观的选拔标准,有利于选准用好人才;(4)根据岗位需要,缺什么补什么,有利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5)科学、客观地测评员工的素质尤其是职业倾向,做到人尽其才,人职匹配;(6)进行绩效预测与发展潜能预测,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人力资源。
  二、党政领导人才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执政能力,国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家称之为领导力与执行力,包括组织执政能力和个人执政能力。领导人才执政能力是指领导人才在领导、管理国家事务中所具有的本领和能力,是其理论水平、领导水平和自身素质的综合体现。国内外研究表明,领导力执行力是决定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⑥。党的执政能力是由各级党政领导人才的执政能力所构成的。各级党政领导人才的领导水平和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决定整个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决定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提高党政领导人才的领导水平和能力素质关系重大。
  党政领导人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必须解决四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能力素质才能胜任某类别某职位的领导工作,这是选拔标准问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称作胜任力模型;二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与手段才能识别这些能力素质,这是选拔方式与手段问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称作测评工具;三是具有什么样绩效的领导人才才算称职与不称职,这是绩效考核问题;四是如何知道领导人才缺乏什么能力与素质,从而有效地培训领导人才,这是教育培训问题。在这四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即建立人才能力素质胜任力模型是选准、育好、用好党政领导人才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与使用机制的前提。因为只有有了胜任力模型,才知道用什么标准选出能力素质高的党政领导人才;才知道用什么标准与手段选;才知道什么类别级别的干部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才能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才能根据不同干部的能力素质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促使党政领导人才学习与提高执政能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国内一项涉及县级以上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驾驭市场经济、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能力不足的干部分别占66.9%、58.1%、35.7%、43.4%和 19.9%⑦。领导人才执政能力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苏共与东欧共产党放松自身执政能力建设、严重脱群众,终致丧权辱国的教训警示我们:一个政党执政时间越长,越要抓紧自身建设,越要注重提高执政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的竞争不仅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且更是人才的竞争和执政方略与执政能力的竞争。新的时代、新的任务、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党政领导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素质分类具体化、智力评定定量化、能力指标多样化、技术手段现代化。这些问题必须借助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才能得以较为圆满解决,而构建党政领导人才胜任力模型则是实现党政领导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以党政领导人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为途径,增强党政领导人才选拔、任用和培训的科学性、客观性和针对性至为必要。
  三、提高党政领导人才执政能力的思路与途径
  1、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和领导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一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执政理论体系框架,运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总结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经验与教训,把握执政规律,特别要认真总结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失去政权的教训,认真研究欧洲、拉美、日本等国老牌政党下台的原因与背景,汲取有益的东西。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理论创新,探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执政体制与执政方式。三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执政理论与执政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中国特色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四要加强党政领导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建立健全各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管理制度体系。
  2、营造有利于党政领导人才执政能力提高的制度环境。制度建设和人才建设同等重要。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人才选拔、培训和考核的标准和手段再科学再先进都很难发挥作用。一要建立健全民主执政制度。认真贯彻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集思广益,扩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权力。二要建立健全科学执政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实行决策评估制、专家论证制与咨询制;对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制度;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三要建立健全依法执政制度。规范学法制度,严格行使职权制度,实现依法行政。四要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制度。建立健全领导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进一步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发挥媒体“第四权力”的作用。五要建立健全组织的教育监督和风险保护机制。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形成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制度,不要等到出了问题才来教育、不要等到考察提拔时才发现问题才来帮助;建立奉献保护机制,要让那些敢想敢干、开拓创新的领导人才无后顾之忧。六要成立隶属于组织部门的相对独立的领导干部能力素质评价机构,加强党政领导人才能力素质测评研究,提高领导人才选拔的信度、效度与公信力。
  3、构建党政领导人才胜任力模型,确定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党政领导人才能力素质要素标准。依据此模型,一是制定各级各类党政领导人才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整体开发党政领导人才人力资源;二是开发相应的党政领导人才能力素质测评工具,提高党政领导人才选拔的科学性;三是建立科学的党政领导人才民主评议与民主推荐制度,提高评议与推荐工作的针对性与客观性。
  4、根据党政领导人才胜任力模型,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人才教育培训机制、绩效考核机制、自我成长机制和实践锻炼机制,增强党政领导人才提高执政能力的自觉性与坚定性。第一,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人才培训机制。要创新培训方式,改革培训内容,强化超前性、体现时代性;要完善学习和考核激励机制,把对党政领导人才的年终考核、晋升考核同其学习态度和效果结合起来,促使党政领导人才学习新知识,培养新能力;要强化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重点培养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和自身问题能力。第二,建立党政领导人才绩效评估的指标要素体系,科学运用评估结果,构建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督促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自觉提高执政能力。第三,建立党政领导人才自我成长机制,增强党政领导人才提高执政能力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成就动机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动力。党政领导人才执政能力的提高除了组织的教育培训外,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必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彻底解决好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问题。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执政意识和执政理念,认真研究本地区本单位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问题。三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与政绩观,彻底杜绝“竭泽而渔”的泡沫政绩观,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四,要提高党政领导人才的学习力。学习力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学习力的重点是要端正学习态度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五,构建科学的党政领导人才实践锻炼机制。加强党政领导人才的交流轮岗力度,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党政领导人才胜任力模型的能力素质要求,有计划地把他们放在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基础薄弱的地方,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群众意见大、热点难点多的地方接受实践磨炼,或让他们承担某些危难险重任务或处理突发事件,以培养他们不同的执政能力。
 

文章来源:人才测评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irsttm.com